15:35 09Feb11 -《SAFT專欄》匯率分歧:戰爭、災難還是鬧劇?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im Saft 編譯 隋芬/李爽
路透阿拉巴馬州2月8日電---圍繞全球匯率存在的爭端是戰爭、災難還是一場鬧劇--隨你怎麼認為,但現在是看不到任何和解的跡象.
在上周被問及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的寬鬆貨幣政策是否對新興市場的通脹負有責任時,FED主席貝南克堅決撇清了這與自己的關係.
"我認為,把新興市場需求過剩的壓力怪到美國貨幣政策頭上,是完全不公平的,因為新興市場擁有一切所需的解決自身需求過剩的工具."貝南克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對記者們說道.
"找到恰當工具來平衡自身增長,這實際上取決於新興市場自己."
現在,從表面看來,這種說辭毫無意義:且不論新興市場,比如中國,是否擁有可自行支配的擊退國內通脹的工具,美聯儲的政策都仍可能,甚至很有可能,應對普遍的大宗商品價格壓力負有部分責任.
貝南克有些話說得合理--新興市場生活標準上升在價格壓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新興市場擁有尚未動用的工具.
"比如,他們可以動用自己的貨幣政策.他們可以調整匯率,這是他們在某些情況下一直不願做的."貝南克說.
他表示,在失業率高企之際,通脹對美國尚不構成威脅.他話中有話,暗指中國人為保持人民幣低匯率的政策,是美國高失業率成因之一.
美國財政部上周的報告提高了抨擊中國政策的聲調,雖然沒有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但稱人民幣"被嚴重低估",並抱怨"當前的進展遠遠不夠,需要加快進展."
依照以往經驗與近期的訊息判斷,中國方面採取大舉行動來充分解決疲勢人民幣問題,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實是,這種處理全球利益競爭的方式是危險且有害的,危險是從通脹與饑餓的威脅而言,而有害是說中國的政策已在過去十年間成為全球經濟扭曲的因素之一,雖然美國過度寬鬆的政策也難逃推波助瀾的嫌疑.
**衝突擴大**
隨著中美政策之爭釋放出來的火花在周圍四濺,應該不會有人認為其他國家會袖手旁觀.
法國經濟部長拉加爾德周日直言不諱,將令人不爽的歐元升勢歸咎於中美兩國.
"我們必須改革國際貨幣體系,這樣歐元才不會兩面受夾,成為故意低估的兩種貨幣角力的犧牲品,"拉加爾德在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表示.
盡管其嘴上沒提及"中國"一詞,但美國財長蓋特納周一在出訪巴西期間的表態已經非常明顯:
"巴西資本流入正在激增,原因有二,其一是全球投資者都看到巴西經濟在快速增長,且相對其他主要經濟體來說可以提供更高回報.但嚴控匯率機制、努力維持本幣低估的其他新興經濟體政策放大了這種資金流入勢頭."
這種說法亦真亦假,中國的政策不利巴西工業,可能會將巴西轉變成自然資源的倉儲庫,同時打壓巴西的其他出口;但大量流入巴西並對其貨幣構成升值壓力的資金,是直接源於美國貨幣政策的巨大利差交易的一部分.
這樣說來,或許貨幣戰的真正風險在於:所有國家都如此執迷于在全球經濟成長中分一杯羹,以致各自都不採取舉措控制通脹,從而導致通脹快速成長出現難以駕馭的局面.
情況並不一定這般進展,沒有自我增強通脹衝擊會扼殺資產收益,不過也會以極為有效的方式削減債務.
但事實是許多國家都同時出手控制,而這是一條充滿荊棘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