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強震恐對經濟帶來嚴重短期衝擊,程度超過神戶地震

09:32 14Mar11 -《日本經濟分析》強震恐對經濟帶來嚴重短期衝擊,程度超過神戶地震
09:32 14Mar11 -《日本經濟分析》強震恐對經濟帶來嚴重短期衝擊,程度超過神戶地震
路透倫敦3月13日電---強烈地震、海嘯以及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帶來的三重打擊,勢將令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遭受重創,影響深度和持續時間可能都會超過最初預期.
停電與可能增稅或將損及企業和家庭,帶來的衝擊可能超過1995年神戶地震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因為現在油價和日圓匯率更高,而且日本的債務負擔也沉重得多.
日本奮力應對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峻的危機,周一將開始輪流停電,對企業和家庭均會帶來影響.目前有超過100萬人缺水少電,有多個城鎮被徹底摧毀.
日本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實施臨時性增稅來為救災工作提供資金.該國此前已經面臨著相當於經濟總量兩倍的債務負擔,而且可能因此被調降債信評級.
日本目前的經濟增長狀況好於神戶地震發生時,不過許多人認為地震將對未來數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不小的打擊.此前該國經濟剛剛開始擺脫萎縮.
"當我們談論自然災害時,傾向於認為產出一開始會急劇下跌...然後呈現V形反彈.不過所有人起初都會低估損失程度."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經濟主管Michala Marcussen指出.
"電力供應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電力輸出受到持續性破壞,那麼可能對經濟產生持久影響."
東京電力<9501.t>周日表示,除夏季之外,該公司可能必須在冬季實行輪流停電.
"此次地震將使許多事情暫停.GDP將出現相當程度的減少,停電將令生產大幅縮減,"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集團首席分析師Janwillem Acket稱.
他估計,破壞作用將在未來兩個季度體現出來,但經濟不太可能因此重陷衰退.
"我們知道公共財政已經處於疲軟狀態,而且遠遠弱於神戶地震時期的水準.目前存在緊急增稅的壓力.但我認為,經濟不會重陷衰退."
欲瀏覽市場對神戶地震反應的相關圖表,請點擊:(http://r.reuters.com/jec58r)

**地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1995年神戶地震發生後,日本經濟萎縮2%,之後經歷了V型復甦.神戶地震發生時,油價在每桶17-21美元附近徘徊,影響出口商的關鍵因素--日圓兌美元位於100日圓附近.
現在,油價位於100美元上方的兩年半高點附近,日圓兌美元也處於更加強勁的82日圓水準,僅僅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就將更加不利.
日本去年第四季GDP年率萎縮1.3%.地震前公布的路透調查顯示,日本第一季GDP料將增長0.5%,折合年率約為增長2%.[ID:nCN1660365]
"日本經濟擺脫當前疲弱狀態的時間可能比之前預期的要晚.我們之前的預期為4-6月,目前預期7-9月,甚至可能是10-12月."野村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
野村預計,2011年4-6月當季實質GDP增長受到的不利影響將最大.
"根據神戶地震的經驗,我們覺得政府為災區重建工作提供資金援助,提振需求快速回升,從而帶動V形反彈出現的可能性不大."野村表示.
美國銀行美林預期,受此次地震影響的地區占日本GDP的比例至多為7.8%,而神戶地震時受影響的區域占GDP的12.4%.
美國銀行美林預期,地震對日本GDP的影響至少為0.2-0.3個百分點,盡管相對較大的閑置產能可能抵消生產損失.
神戶地震以後,日圓快速升值,因日本公司匯回資金.這種模式可能在未來幾周積聚動能.
但是,日本央行可能採取的措施或為市場帶來雙向資金流動.
日本央行可能通過周一早間的市場操作提供2-3萬億(兆)日圓資金,為正常水平的兩至三倍,以安撫市場並防止短期借貸成本飆升.
日央行或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鑒於目前利率幾乎處在零水準,日本央行最有可能的選擇是擴大去年設立的,用於購買包括政府公債和民間債券等資產的總額5萬億日圓資金池規模,這可能令日圓承壓.
野村表示,日本央行可能將資產購買規模增加至8-10萬億日圓.

**更多債務**
另一個障礙是日本脆弱的債務狀況.目前日本債務負擔已是其GDP規模的兩倍.
美銀美林預期,災後重建成本至少是日本GDP的1%.而野村預期,用於重建的額外預算規模將超3萬億日圓.
三菱UFJ證券分析師Brendan Brown表示,債務成本似乎將令其龐大的公共債務規模增加,增幅或為GDP的2-10%.
這或再次傷及其債信評等.標準普爾1月下調日本主權債信評等,稱因日本政府缺乏一套解決公共財政問題的計劃.穆迪也已發出可能將調降日本評等的警告.
其他機構也暗示,政府或動用其逾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重建工作提供資金.日本外匯儲備規模為全球第二大.
"正常情況下,你不會想到動用外匯儲備來解決問題.但這是有可能的,"Marcussen表示.(完)

14:15 14Mar11 -《日本經濟分析》震災及海嘯料帶來深遠影響,經濟有重陷衰退之虞
14:27 14Mar11 -《日本經濟分析》震災及海嘯料帶來深遠影響,經濟有重陷衰退之虞

* 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可能比原先預想來得大
* 核電廠的不確定性可能令市場承壓
* 政府支出是否成為脫離通縮循環的良方?
記者 Kristina Cooke/Natsuko Waki 編譯 張明鈞/杜明霞/李春喜/梁睿雪
路透紐約/倫敦3月13日電---地震、海嘯及核電廠災難,讓已現疲態的日本經濟面臨較原先預想更為嚴重的打擊,預料其苦苦掙扎的復甦腳步將長期拖行下去.
最壞的情況下,部分分析師的預估顯示這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面臨重陷衰退的風險.
日本周五遭逢其史上最大震災之後,分析師紛紛下修日本經濟成長預估,並稱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最慘重的災難讓日本經濟受創的程度,恐將超越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阪神大地震雖造成工業生產下滑,但整體產出仍表現強勁.
此刻日圓價位更為強勁,妨礙此間出口,而日本債務來到幾乎是其5萬億(兆)美元經濟規模的兩倍,也遠高於阪神地震時水準.目前日本還面臨重大電力問題.
日本周一開始實施輪流供電,這將降低產出.位於東北部的汽車、半導體及煉油廠已經關閉.日本可能會透過加稅來支應災後重建,從而削弱消費者支出.
"受到地震及海嘯影響,我們目前預期日本經濟走出當前低迷狀態的時間將較原先預期來得長."野村總研分析師木內登英及Okazaki Kohei在致客戶報告中表示.
野村預計,去年底出現萎縮的經濟在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之前,不會擺脫疲弱狀態.
相比而言,部分分析師原預計日本經濟將在4-6月當季恢復增長.
日產汽車國內四家組裝工廠全部停產,並稱恢復生產的時間可能取決於能否取得零部件,還有很多公司也不確定能多快恢復工廠運營.
在評估日本產能損失時,電力供應亦是一個重要因素.核電廠已經停止運轉,官方正竭力控制損害和核輻射物質泄漏.
Jefferies駐紐約首席分析師Ward McCarthy表示,"這在不確定性已經很高的時期,又增添了不確定性."
"如果電力產出受到持續破壞,影響可能是持久的."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經濟主管Michala Marcussen說.
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已經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例如歐洲債務危機、油價上漲以及仍然脆弱的美國經濟復甦.
三菱UFJ經濟研究主管Brendan Brown表示,日本民眾消費活動可能產生下滑,會使經濟雪上加霜.他表示,"消費者會受到收入減少和災害的影響,"他稱.
這將通過日本的貿易活動對全球增長產生影響.
"對全球經濟的主要影響將會通過其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和韓國,反映出來,"

**警惕信用評級**
令日本官員稍感寬慰的是,信用評級機構美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周一表示它沒有發現日本有發生財政危機的跡象.穆迪稍早表示,日本破壞性地震對財政產生的"暫時性"影響,對其決定是否調降該國信用評級影響有限.[ID:nCN1666355]
1月標準普爾將日本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調降至'AA-',指擔心日本政府債務比率將持續上升.穆迪也曾發出警告稱或調降日本信用評級.
不過也有積極的一面.部分分析師稱,大量流入的政府災後重建資金可能幫助日本經濟擺脫長期的增長疲弱和價格下滑.
"不過問題是:這會使日本經濟最終擺脫通縮循環,回到增長軌道,還是會使它陷得更深?"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Sharyn O'Halloran稱.
如欲瀏覽1995年市場對阪神地震的反應,請點選(http://r.reuters.com/jec58r)
1995年阪神地震後日本工業生產大幅降低,但當年經濟成長仍然強健,且災後重建支撐了1996年日本經濟.其時油價尚徘徊在每桶17-21美元區間,而對出口商意義重大的日圓兌美元在100日圓附近.
目前油價則在高於100美元的兩年半高位附近,日圓兌美元亦走強至82日圓,單此二者就將產生更為不利的影響.
日本2010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為下滑1.3%.地震前公布的路透調查顯示,日本第一季GDP料較前季增長0.5%,環比年率料為增長約2%.
美銀美林估計受地震打擊的地區經濟最多占全國GDP的7.8%,而當年受阪神地震影響的區域經濟總值與全國GDP之比則為12.4%.
美銀美林預期,地震對GDP帶來的影響至少為0.2-0.3個百分點,盡管相對較大的閑置產能可能抵消生產損失.
阪神地震以後,日圓快速升值,因日本公司匯回海外資金,這種情形可能在未來一周得到增強.
日本央行周一向銀行業系統挹注1,830億日圓,創下紀錄高位,以穩定震後的市場.
該央行並在周一政策會議上,進一步放寬其貨幣政策,將資產購買資金池規模擴大5兆(萬億)日圓,至40兆日元.


15:45 15Mar11 RTRS-《日本經濟分析》地震引發電力供應缺口,經濟復甦遭遇打頭風
路透悉尼3月15日電---日本的大地震已令該國的電力供應出現巨大缺口,而這種情況看似將持續數月.這可能會使日本的經濟復甦力度遠比期望的疲弱.
東京電力<9501.t>實施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輪流停電,許多工廠不得不停產.比如,豐田汽車至少要停產到周三.
輪流停電3小時的措施已影響了東京鐵路運輸的班點,與此同時東京地區數千所學校停課.往日無處不在的霓虹燈已失去了色彩,對於守時守序的日本,這不啻是對於國民信心的巨大打擊.
隨著福島核電站又發生爆炸,核泄漏的程度可能會嚴重得多,而電力供應短缺的狀況短時間內也不會緩解.

"看似日本可能較長時間處於'斷電'狀態,"野村澳洲首席分析師Stephen Roberts稱,"這與其他大地震不同."
"人們傾向於將其和神戶地震相比,並認為會有'V'型復甦,但是神戶地震並未引起這種程度的電力中斷."Roberts補充稱,"這意味著任何適當的復甦都會延至第四季."
對地震損失初步的估計是1,500-1,800億美元左右,但是多數分析師認為,地震重建將帶來快速復甦.
畢竟1995年1月的神戶地震損失預估在1,000億美元左右,但是經濟復甦速度快於當時預期.同時1月製造業產出下滑2.7%,而此後三個月卻增加4.4%.
這大體反映出工業向該國未受影響區域轉移生產的能力.日本當前肯定有許多閑置的製造業產能,但聯繫到電力供應,則閑置產能要減少許多.
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的分析師預計,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可能令東京電力公司(TEPCO)65吉瓦的發電總量喪失四分之一,包括核電和石油發電.
總計約15座核電廠已經關閉,關於重啟的數量或時間尚不確定.
"我們認為在TEPCO供電的地區,電力供應短缺和限電措施將可能持續數月,而非數周,"分析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
福島核電廠的危機不斷增強,使得日本對核電的嘗試受到質疑.在日本,大約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核電.
"我們認為,這增加了日本核能政策將縮減的風險,"麥格理稱,"但由於缺乏可行的替代選擇,其更可能提高核電安全,而非轉向其他渠道."
野村的Stephens表示,日本部分石油和煤炭發電廠可能存在增加產出的空間,但需要付出極大成本.日本對發電用煤炭、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增加,也將加重資源價格的上行壓力,推高亞洲其他地區的通脹風險.
但即便如此,仍可能不足以填補目前的電力短缺.
"如果情況持續到夏季--這很有可能,那電力系統不可能滿足空調用電所需,"他警告說,"東京的夏天沒有空調?簡直不敢想象."
就算是最簡單的燃氣渦輪電廠,修建起來也需一到兩年,而煤電廠則一般要更久.而這還是假設了在日本這樣一個擁擠的島國上,政府有空間施行這樣的規劃.
盡管如此,日本仍是幸運的,因澳洲有能力向其供應大量液化天然氣,該國已有許多大型項目開建.
"一旦要從核電方式轉變,燃氣發電就可能受到青睞,它是最實際的低碳排放的替代方式."惠譽能源小組主管Arnon Musiker表示.
"澳洲足以應付中期內天然氣需求增加,"他稱,但指出亞洲地區其他傳統供應國自身也遭遇了天然氣短缺.(完)

14:54 15Mar11 RTRS-《外匯專欄》2011年時空背景有別於1995年,未來數月日圓可能下挫
(本文作者Neal Kimberley為路透外匯市場分析師,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Neal Kimberley 編譯 杜明霞/王翔瓊/王冠中
路透倫敦3月14日電---周五的日本強震喚醒了關於1995年阪神地震後日圓升值的記憶,但這回日圓更有可能在未來數月下滑.
美元/日圓可能被推升至9月以來高點85.00日圓上方,長期目標為當前位於89.09的100周移動均線切入位.
1995年1月17日發生阪神地震時,美元/日圓徘徊在略低於100的水準,隨後數月跌至80日圓下方的紀錄低位,因日本投資者出售海外資產,匯回日圓資金以幫助震後重建.
這次料將再次出現這種資金匯回活動.
但1995年的時空背景是,美國和日本政府的貿易關係緊張,而且美國也不反對美元/日圓貶值.
而目前的情況是,隨著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最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在6月底到期,可以說美國公債的需求支柱會被撤除,而日本投資者突然出售美國公債會擾亂市場.
與1995年不同的是,如今日本散戶對外匯的需求旺盛,以尋求更高的收益.而日本央行在地震災害後將不可避免地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與美聯儲QE2即將到期形成鮮明對比.
利差可能有利於美元.
瀏覽日圓可能成為利差交易首選融資貨幣的外匯專欄,請點選[ID:nCN1667309]
周一,日本央行已經宣布了一些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舉措,4月將對此進行進一步評估.[id:nCN1668931]
還需要牢記的是,2011年美元/日圓開局比1995年時疲弱.
若當時美元/日圓下跌極不利於日本出口商,則美元如今自當前水準急跌就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日本決策者當然需與日圓顯著升值唱反調.
不過撇開地震因素,更大的背景則是日本政局持續動盪,且投資人愈發察覺到日本政府支應人口老化背後所代表的意涵.
外務大臣前原誠司近日因接受一外籍人士25萬日圓(約合3,000美元)的捐款而辭職,這只是再度凸顯首相菅直人領導的民主黨政府正處於混亂之中.
菅直人的支持率已跌至20%左右,在地震發生前就已面臨政治僵局,令其無法鞏固選票來推動4月1日起財年的1萬億(兆)預算案.
當然,國難當前,政壇人士應就緊急財政預算達成一致,不過其根本性分歧仍未得到解決.
別忘了,在地震發生之前,民主黨正在考慮採用臨時立法維持減稅,以期打破政治僵局.
這些議案或許能得到廣泛支持,但不太可能令投資者印象深刻.
此外,在周五爆發地震的前一日,日本下修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ID:nCN1660605]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在2月22日將日本Aa2主權評級的展望由穩定調降至負面,日圓空頭對此也是記憶猶新.
穆迪指出,除強勁的外部支付狀況之外,日本政府的債務高筑,"迄今為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的最大規模",且GDP成長溫和,國內資金基礎枯竭,處於不足以支應政府再融資需求的水準.
日本政府可能增發公債來支應地震後重建工作,這將會擴大負債規模.
而這一切都是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發生,債台高築的日本政府不僅面臨勞動收入基礎萎縮,也要應付社會福利成本上揚的情況.
參看日本財政問題相關圖表,請點選(http://r.reuters.com/sez92m)
參看日本消費稅收入和福利支出增加的比較圖表,請點選(http://link.reuters.com/mag46r)
但日本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不僅是稅基縮減和稅收成本上揚,還包括日本公債需求受創.日債絕大多數由國內投資人持有,而有越來越多人展開退休生活,靠著積蓄過生活.
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已表示,為支應退休金發放,該基金未來幾年將在市場上拋售日債.該機構為全球最大的公共退休基金,資產規模比加拿大或印度的整體經濟規模都要大.
然而,鑒於日本政府債務負擔之沉重,若日債市場賣壓造成維持債務的成本上揚,日本當局可能難以承受.
在此情況下,日本央行透過進一步寬鬆政策來因應地震的衝擊,而此舉也對政府有利.
然而,他們不可能永久抵擋住人口老化的趨勢.
隨著日本人口老化,其吸收持續增加的公債之能力和意願也會越來越受限.從這點來看,日本信用品質已然惡化,然而日本公債市場卻仍維持如此長時間的穩定性,實在是非常矛盾的情況.
在周五強震後,日債的穩定性可能終將受到質疑,尤其是在需要增加發債的情況下.
日圓可能會非常的脆弱.(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