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在嘉能可的交易文化中,唯有強者方能生存

17:45 18Apr11 -《歐洲企業特寫》在嘉能可的交易文化中,唯有強者方能生存

* 交易員敬業精神如出一轍
* 如家人般的革命情誼舒緩巨大的壓力
* 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差旅頻繁,獎金優渥
記者 Eric Onstad/Quentin Webb 編譯 肖群英/梁睿雪
路透倫敦4月17日電---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就好比機器人或宗教領袖,奉獻精神堅定不移.
在全球最大商品交易集團嘉能可(Glencore),身為一名頂級交易員,意味著工時超長且壓力沉重,目標要達成殺手級交易,而其報酬則是優渥的獎金和如家人般的革命情誼.
對於這家外界所知甚少的瑞士公司而言,精明的交易員可說是其最寶貴的資產.嘉能可周四宣布,計劃透過倫敦和香港兩地上市,最高籌資121億美元.[ID:nCN1745921]
當該公司的股票在5月上市時,根據預估的總市值600億美元推算,約500位合夥人每人所持股份的平均價值將達1.20億美元,儘管這些紙上億萬富翁在一年至五年的鎖定期內無法售出股票.
"他們非常敬業,工作非常緊張,管理團隊在核心員工中間建立了高績效和高獎勵的文化,"法國巴黎銀行駐倫敦資深信貸分析師Henri Alexaline指出.
這類似於高盛集團等投資銀行的高壓力環境,且可能還更為極端,他指出,"其差旅更為頻繁,私人生活被放在次要位置."

**可比統一教徒和機器人?**
根據數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這幫拚命幹活的頂尖交易員個個都經過嚴苛篩選,就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度過考驗的人個個都非常強悍.他們像機器人一般強韌.即便各種可怕的事情同時發生,他們幾乎都能冷靜應對,"友人任職於嘉能可的一名行業人士表示.
他說,嘉能可職員休假時也攜帶筆記本電腦和黑莓手機,回覆400-500封郵件,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隨時隨地都在待命.
一名曾與嘉能可高層有密切合作關係的外部人士稱,司的勤奮工作和"無進步即出局的文化"可說相當無情,甚至有種宗教狂熱的意味.
"嘉能可企業文化有種統一教的影子,"該人士稱.
"即使說他們都飲下了同一種迷魂藥也不為過,"另一位與嘉能可高層密切合作過的消息人士這樣說.
嘉能可稱,公司不會聘請外部人士來擔任高層職務,而是從內部提拔,以維持"非常強勢的企業文化".

許多頂級交易員永遠在過拎著行李箱奔波的日子,在公司位於40個國家的50多個辦公室之間奔走,其中大多數時間是在瑞士、美國東岸、倫敦、鹿特丹、北京、莫斯科和新加坡.
一名曾就職於嘉能可的人士稱,"我每天大概工作10-12小時.許多人以為是夜夜笙歌...但實際上每天的工作壓力令我極少外出."

**緊密相繫的情誼**
這些壓力部分可用嘉能可絕不容忍犯錯的企業文化來解釋.
"如果你犯了一個錯誤虧了錢,隨後整個公司都會嘲笑你,因為他們會將這個消息通過郵件四處群發,"第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他們學會十分謹慎,否則整個公司都會嘲笑你,你也將丟掉獎金."
但即使壓力如此之大,交易員之間仍由執行長Ivan Glasenberg建立起的情誼緊密相繫.Glasenberg自嘉能可南非煤炭交易員起家,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一步一步登上公司執行長之位.
"他魅力超群.我印象中,每個見過他的人都會被深深吸引.他是拚命三郎,但也平易近人、腳踏實地,"第二位外部人士表示.
儘管當事情出錯時,Glasenberg脾氣會十分暴躁,但他也激勵了交易員對公司保持高度忠誠,這些交易員都在年輕時進入公司並被期許能在公司發展一生的志業.
經常有一群交易員加入這位54歲執行長每天的跑步鍛鍊.
因此當嘉能可下月在倫敦和香港兩地上市時,這樣的情誼也限制了人才從該公司流失的可能性.
"他們當中許多人非常效忠於Ivan Glasenberg.他們希望成為新架構中的一員.他們是他的忠實副手,"第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他們不需要金錢;他們知道,自己的身價將會一輩子也花費不完.他們想要的是成為這個企業一份子的聲名."(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