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全球經濟分析》油價若持續居高不下,或造成全球經濟成長發生轉折

Kemp專欄》油價飆升威脅經濟出現二次探底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ohn Kemp; 編譯 李爽/石冠蘭

路透倫敦224日電---油價已經達到不可持續的水準.最近油價飆升力證了泡沫已經相當嚴重.

隨著中東動蕩局勢升溫導致油市開始預期供應嚴重受阻,布蘭特原油價格在過去12個小時內升破每桶117美元,說明全球經濟需要減速或者直接步入衰退,以使消費再次與供應萎縮的預期相一致.

若這種情況再持續幾周,當前油價就會推動英國等疲弱經濟體重陷衰退,並導致美國和中國等進口原油的新興國家經濟大幅放緩.

沒人真正相信現在需要由衰退誘發的需求下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擁有日產逾400萬桶的閑置產能,即便利比亞的生產完全停止,其閑置產能也超過日產250萬桶.原油和油品商業庫存都很富足,完全足以補充產量的暫時缺失.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儲備的商業原油和油品庫存達到27億桶.除此之外,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OECD國家還持有15億桶政府控制的戰略儲備,這部分儲備可能在緊急情況下釋出.

商業和戰略儲備量累計可供消費91,可以彌補利比亞出口缺失8.9,也可以彌補OPEC所有成員國出口缺失近五個月.

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直在建立自己的儲備庫,以使其免除現貨短缺或價格劇烈波動造成的影響.盡管非OECD國家戰略儲備規模沒有公布,但全球總庫存很高,全球供應不存在實質威脅.

狹義上講,可以說"市場不能承受供應再度受阻...因為利比亞的問題可能消化掉OPEC一半的閑置產能,"高盛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根據任何價格水平都很可以很容易地作出末日推斷.知名分析師最近忙著拿出150美元甚至220美元的極端預估.但為這樣的情景指定概率卻要難得多.

市場價格走勢似乎認定這樣的末日情景確定無疑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投資者風險固定在尾部風險上,而忽視了可能性分布的中間部分.

期貨市場的價格體現的是未來數月內確定會出現大量供應中斷,且開始迫使需求出現衰退式的下降.這屬於反應過度,沒有基本面支撐.在過去2448小時內沒有發生可以解釋布蘭特原油飆升10美元(隔夜漲逾5美元)原因的情況.

價格加速攀升,已具備泡沫晚期階段的所有特征.價格高漲以及交易員與其他市場人士之間的網絡效應,促使每個人都去做多,造成實際上看空賣方的消失.這就是經濟學家定義的泡沫,物理學家稱之為"自組織臨界".

這種現象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價格升勢必須保持加速,才能讓所有交易商都抱有回報增長預期,以抵消回挫風險的增長.沒人能預言在哪個時間點或價格水平上,泡沫或臨界會被打破.崩潰點是有固有概率或隨機的,正是這使得泡沫開始出現.

但價格在最近幾天出現的異常波動,以及過去三四個月呈現的幾何式上漲,都屬於市場進入泡沫晚期階段的特征.這兩者也令人回想起20084月至7月油市價格高漲,8月開始下跌的劇烈波動情景.

價格暴漲從實質上是不穩定的,還因為這將很快開始導致主要經濟體陷入二次衰退,令需求大幅下降,閑置產能會更多.

再度衰退的影響會遠比2008年更糟糕.OPEC成員國已擁有大量閑置產能.除非利比亞產量長期缺失,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將不得不進一步削減產量,從而平衡市場,避免價格暴跌.

貨幣和財政當局應對二次衰退的餘地都不及2008.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利率都接近零水準,且各國政府都面臨削減赤字和債務水平的壓力.

北美和西歐普遍的失業情況以及家庭財務持續承壓,都使得消費者在承受能源價格飆升方面措手不及.

基於上述所有原因,目前價格水平和軌跡都是不可持續的.

14:02 25Feb11 RTRS-《全球經濟分析》油價若持續居高不下,或造成全球經濟成長發生轉折

記者 Jeremy Gaunt;編譯 吳雲凌

路透倫敦224日電---全球經濟的復甦在改善但並不穩固,而飆升的油價正達到可能中止這一進程的水準,但出現新一輪衰退或甚至滯脹的可能極小.

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將迅速加大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而政策收緊的直接影響就是抽出部分推動經濟復甦的流動性.

不過,這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衝擊各有差異,這要基於它們的潛在經濟實力,以及是石油生產國還是進口國來區分.

目前幾乎沒有決策者和分析師覺得惶恐.油價跳升歸因于利比亞的動蕩和更大範圍供應中斷的擔憂,卻與經濟基本面沒什麼聯繫.

但價格水平已經高得至少足以給全球經濟醞釀大麻煩.

布蘭特原油周四交投在每桶115美元附近,觸及20088月以來最高位,美國原油期貨也站上100美元關口.利比亞的血腥暴亂已導致該國的石油產出減少逾四分之一,關於政治動亂可能擴散到沙特等其他產油國的擔憂,是油價躥升的推手.

布蘭特原油期貨合約盤中一度觸及每桶120美元,德意志銀行稱該水準或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拐點.

"當價格達到每桶120美元時,石油在全球生產總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就開始增至5.5%以上,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下的全球經濟成長面臨壓力,"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說道.

路透市場分析師王濤稱,技術分析顯示今年油價可能穿破2008年高點,逼近每桶160美元.

**油價上漲的持久性**

一條經常被提到的經驗法則是,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就會將全球GDP增幅拉低0.5個百分點.

按這個標準衡量,油價引發二次衰退的局面離我們還遠得很.布蘭特原油要達到每桶190美元左右,才會導致全球經濟較當前水平再度萎縮.

可法則也有講不通的時候.舉例來說,2005年左右油價猛升,但那時的經濟卻欣欣向榮.真正的關鍵在於高油價的可持續性.

Renaissance Capital首席分析師Charles Robertson估測,石油年平均價格超過150美元的效果與1979年伊朗革命後的油價衝擊類似.

這將石油占GDP的比重推高至近8%,高於讓油價開始打擊全球經濟成長的水平.

不過Robertson表示,世界能夠應對油價的短暫跳升,後者只將石油對GDP的影響提高到5%.

同時,麥格理銀行分析師計算得出,油價需要持續高於120美元並接近140美元,才會開始產生重大的全球影響.

而單單利比亞的民眾反抗可能還不足以讓這種情況發生.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真正擔心的,是阿拉伯世界的穩定在更大範圍內遭破壞,特別是沙特被拖下水的可能.

例如,高盛的評論部分刺激了最近一波的油價漲勢.該公司稱,人們擔心利比亞的動亂可能蔓延到其他產油國,且石油生產的進一步中斷恐導致嚴重的石油短缺並需要實行需求配給,市場正對這種憂慮作出反應.

如果沙特屈服于嚴重的反政府運動,那麼所有的臆測都會煙消雲散.這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的產油國握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全球石油儲備.

**通脹**

即便價格相對受限,油價任何一種形式的持續上升也會增大已在升溫的通脹壓力,進而促成貨幣政策收緊,並在全球產生不同類型的問題.

中國等迅速成長的亞洲經濟體已在疲於應對食品價格的上漲,並需要防止經濟過熱.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員鄧郁松對和訊網(hexun.com)表示,油價上升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對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影響會比較深.

在其他地方,更高的油價則可能瓦解西方官員費盡心思制定的一些復甦措施.

已有耳聞要求英國政府叫停徵收石油稅的呼聲.英國政府制定了一項旨在遏制財政赤字的計劃,石油稅正是其中的一個收入來源.

歐洲央行(ECB)官員對通脹的立場愈發強硬,盡管區內非核心成員國的經濟成長孱弱不振.

與此同時,高油價對美國的就業也沒有任何好處.就業仍在持續拖累其他領域的復甦,並直接影響最為重要的消費者景氣.

根據Fathom Consulting的分析,發達國家中石油衝擊對美國構成的通脹負擔最大.

該咨詢公司計算,油價位於120美元會讓英國和歐洲的通脹率上升約0.5個百分點,而美國通脹率的增幅卻會超過1.5個百分點,因為美國對石油的消費更大且能源稅較低.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造成物價上漲,全球經濟成長受打擊以及滯脹.這種情景再現的機率非常之低,但已不像數周前那樣還是一道朦朧不明的前景.

三個危險數字:100美元、3.44%、20%

16:51 24Feb11 -SAFT專欄》三個危險數字:100美元、3.44%20%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編譯 龔芳/杜明霞

路透阿拉巴馬州224日電---如果你認為經濟堅穩復甦且通縮風險消退,瞧瞧這三個數字:100美元、3.44%以及20%.

大家都知道,第一個數字是紐約原油周三一度觸及的價位;利比亞的暴力衝突,加上其他地方原油供給的疑慮,在短短五個交易日即將油價大幅推高14%.

第二個數字是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殖利率),如果你留意到的話,該收益率自2月初以來急跌28個基點,這波跌勢表明債券投資人不相信美國經濟可以輕易承擔100美元的油價.

第三個數字為20%,這可能是最令人錐心刺骨的,因為它代表著美國民眾可支配所得來自於政府福利的比例,而當前的水準已創下歷史新高.

沒錯,美國民眾一旦繳交稅款後,其所擁有的每一塊錢當中,就有兩角是來自社會安全、食物券、失業保險及類似補助.

這三個數字並不代表經濟自行持續復甦,它們顯示的是消費、薪資及資產價格所遭受到的壓力.

它們也會對美元造成壓力,使得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任何想讓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企圖籠罩陰霾.汽油價格若高達每加侖4美元,你究竟要怎樣才能調高利率或結束量化寬鬆.

"觀察政府債券市場對油價勁揚的反應,也是挺有意思的;債市大幅勁揚,而非賣壓湧現.換言之,債市投資人將國外最近爆發的一系列事件,視為通縮震憾彈,"Gluskin Sheff在客戶報告中寫道.

"由於短期內石油需求相對不具彈性,油價意外大漲將損及全球實質經濟成長,問題在於幅度會有多大,"Rosenberg其隨後並提及一個真切的疑慮,從美國債務狀況及政治局勢看來,極不可能進一步推出刺激方案.

"以往我們會看到政府試圖緩和這波衝擊,但在幾近各地公共部門的財政赤字及債務飆高,傾向撙節開支,且貨幣政策已然為歷來最寬鬆的情況下,並無餘裕可提供任何解決之道."

**利潤殺手**

誠然,如果供應沒有中斷,而且憂慮、特別是對於動蕩可能蔓延至沙特(沙烏地)阿拉伯等較大產油國的擔憂被證明沒有依據,那麼油價可能回落.而近期石油衝擊常常導致衰退,油價還往往持續上漲.

大型零售商沃爾瑪的財報講述的並不是復甦,而是艱難歲月和形勢延續的故事,這很難與近期風險市場的熱情洋溢相匹配.該公司營收疲弱,並指出其美國顧客利用政府補助購買商品的趨勢增加,僅在三個月內就提高了半個百分點.

沃爾瑪的購物者對汽油每上漲一美分都非常敏感,而且將不願、抑或不能接受由商品價格通脹推動的物價進一步上升.

這會輕易削弱公司獲利.各公司報告顯示其買入產品的價格上漲之際,售出產品的價格漲幅卻跟不上步伐,這大概是因為它們發現在不嚇走遭受嚴重衝擊的顧客的情況下,很難提升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地區性百貨連鎖店Wegman周三宣布,年內會凍結40種基本必需品的價格,並稱在未來九個月內,該公司將承擔一個四口之家增加的350-400美元生活成本.這種情況會損及利潤,而且不只是百貨店的利潤.

同時,美國的政治形勢也不會促使購物者涌向商店.威斯康星州關於公務員薪酬、福利和集體談判權的爭論,可能令很多工人(不只限於公務員)認為,那些他們原本以為屬於他們的東西可能被拿走.華盛頓關於削減預算的口角只會加強這種觀念:即無論復甦與否,可支配收入中轉移支付比例最終都會下降.

因此,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可能會採取什麼舉措?如果油價持續上漲,但物價上漲不會帶來薪資壓力,那麼美聯儲將把利率維持在紀錄低位不變,並保持開啟量化寬鬆的選擇.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聯儲對經濟復甦更加充滿信心,然對就業市場仍不滿意

07:50 17Feb11 RTRS-《美國FED焦點》聯儲對經濟復甦更加充滿信心,然對就業市場仍不滿意

* 聯儲官員上調經濟預估--會議記錄
* 決策者認為經濟復甦的下行風險降低
* 若經濟加快回升,聯儲內有人支持縮減買債規模
路透華盛頓2月16日電---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周三公布的1月會議記錄顯示,聯儲官員上調經濟增長預估,但對就業市場回升步伐仍不滿意.
1月25-26日的會議記錄顯示,聯儲內普遍認為要堅定執行6,000億美元的購買政府公債計劃.少數聯儲成員則提出,若經濟數據越來越強勁,是否要縮減買債規模.
該記錄顯示,聯儲官員相信經濟下滑的風險正在消散,並沒有提及可能延長買債計劃.
美聯儲在會議記錄中稱,"與會委員普遍表示對經濟復甦將持續的信心增強."
盡管聯儲給出的評語較為亮麗,但預期在降低失業方面的進展仍將緩慢.部分成員稱,就業市場狀況並沒有強勁到能削減買債規模.
會議記錄顯示,"總體來說,與會委員繼續對就業市場改善的速度和不平衡表示失望."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引發通脹憂慮,促使別國指責美聯儲是通脹上升的罪魁禍首.
在本周末20國集團(G20)高級財經官員巴黎會議上,貝南克可能面臨針對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質疑.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曾指責美聯儲政策加劇了全球通脹,損害了他們的經濟.
周三報告顯示,美國1月核心躉售(批發)物價指數以兩年多來最快的速度上升,或會引發有關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正傳導致其它商品價格的擔憂.
不過分析師表示,預計這種對美國消費者物價的傳導作用有限.[ID:nCN1611081]
美聯儲會議記錄顯示,一些委員認為能源和其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一種風險,但多數官員相信高失業將抑制通脹上行.目前通脹水平低於美聯儲樂見的略低於2%的區間,良好受控.
美聯儲在1月會議結束後的聲明中指出經濟前景光明.委員們一致同意維持購買較長期公債的計劃,以提振經濟成長.
會議記錄還顯示,部分委員不確定公債購買計劃可能對經濟產生的影響,但感到目前調整計劃不適合.
有委員表示,如果經濟成長回升步伐強於預期,則美聯儲應考慮縮減購債計劃規模.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拉克爾曾在公開場合演講中提及此觀點.(完)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投資者大舉押注通脹上升,與美聯儲唱反調

13:52 16Feb11 RTRS-《美國債市分析》投資者大舉押注通脹上升,與美聯儲唱反調

* 部分交易商認為通脹風險再次上升
* 多數美聯儲決策者表示物價壓力仍偏低
*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曲線揭露市場通脹憂慮
* 核心通脹數據仍低於美聯儲警戒線
記者 Richard Leong/Ann Saphir; 編譯 程琳/孫茉莉
路透紐約/芝加哥2月15日電---聽著,美聯儲,債市有重要傳話:通脹已經很成問題,你還在推波助瀾.
債市投資者正大舉押注通脹將會上升.從利率期貨到長期公債,他們做空一切能做空的資產,並吸納通脹保值證券.
一年前押注通脹上升而遭受打擊的投資者們認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斷言高失業會壓制物價增幅,是對通脹視而不見.這些通脹論人士從經濟增長改善和油價食品價格高企中找到了論據.他們還認為,美聯儲讓政策利率接近于零,會推高未來通脹水平.
現在,債市正向自己判斷的方向邁進.過去11個交易日中美國公債價格有八天下跌,令指標10年期債收益率上周觸及九個半月高位.
Vanguard Group應稅債券小組主管Ken Volpert對路透稱:"通脹方面已經沒什麼好消息了."Volpert是美國最大的債券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資產規模達3,600億美元.

**預警信號閃現**
這種人氣轉變十分明顯.三個月前,利率期貨市場還顯示升息預期幾乎為零,而現在,交易商預計美聯儲12月升息的可能性有93%,這可能成為五年來美聯儲首次升息.
這是伴隨通脹預期轉變而產生的.備受矚目的通脹預期指標--通脹保值債券(TIPS)正發出預警信號.
10年期TIPS與10年期公債之間的利差已經擴大到2.30個百分點.1月一度觸及約一年來最高.
在美聯儲主席貝南克暗示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之前的去年8月,該利差約為1.5個百分點.
另一個衡量通脹預期的風向標--兩年期/10年期公債利差從2.00個百分點擴大至2.76個百分點,接近2月4日創下的紀錄高位近3.00個百分點.

**尋求安全避風港**
管理著1,550億美元資產的Russell Investments投資經理人Mike Ruff說道,物價不斷上漲以及若美聯儲稍稍收緊政策,對債市而言將是災難.
投資者為獲得高回報和對沖通脹,已向股市,黃金和其他投資標的中傾注大量資金.據湯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自2008年初以來,TIPS已吸引資金220億美元.
投資者對抗通脹債券的喜愛程度周四將得到測試,屆時美國財政部將標售90億美元的30年期TIPS.
在不到一年前,因歐洲債務危機和擔心通縮浮現,曾押注通脹上漲的債市空頭遭受打擊.美聯儲當時推出了6,000億美元公債購買計劃.
目前物價下滑的威脅已經減弱,但貝南克和其多數同僚稱,幾乎沒有證據顯示該趨勢會很快扭轉.
貝南克上周承認,汽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正在上漲.
"盡管如此,整個通脹率仍非常低,較長期通脹預期也保持穩定,"貝南克在2月9日說道.他並稱,TIPS所衡量的通脹預期已經上升,但也只是從"低點升向更正常的水準."

**目前的數據支持FED政策**
的確,通脹數據也支持美聯儲政策.
美聯儲青睞的通脹衡量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2010年僅上升0.7%,創有史以來最小年度升幅.
對多數聯儲官員而言,只要失業率仍居於高點,那麼通脹就不太可能成為問題.1月失業率為9%.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部門主管John Williams說道,"上百萬的民眾將重返工作崗位,這將能夠帶來更多商品和服務,而不會引發通脹."
不過一些投資者正押注,若經濟繼續加快成長,通脹上升步伐恐怕要超出美聯儲預期,即便美聯儲認為核心通脹仍溫和.
"切實的生活成本正在上升,即使不會像一些債市空頭所認為的那麼糟糕,"管理著50億美元資產的Osterweis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經理Carl Kaufman說道.(完)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貝南克不應為全球所有問題背黑鍋

14:56 14Feb11 -《熱點透視》貝南克不應為全球所有問題背黑鍋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Agnes T. Crane/Christopher Swann;編譯 王麗鑫
路透紐約2月11日電---到目前為止,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主席貝南克並沒把任何人變成蠑螈.但批評者似乎認為,貝南克的政策向世界施了魔法,影響範圍遠超出央行領域.貝南克影響力巨大,他的政策也有可議之處.但並不是全球的每個問題都可以怪到他頭上.
最荒謬的例子出現在上周,有些人抱怨美聯儲超寬鬆政策導致食品價格飆升,進而引起突尼斯和埃及等國的暴動,逼得貝南克不得不為出面辯解.事實上,開羅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的抗議群眾幾乎不曾提到美聯儲買債的量化寬鬆政策.
就連伊利諾州國會議員Joe Walsh在周三聽證會上的論點,認為量化寬鬆救了一些現金吃緊的州政府,也算是言過其實.或許美聯儲正在努力讓利率維持低檔,但比起最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在11月展開時的水準,各州和地方政府目前支付10年後到期債務的利率平均高出近1個百分點.
在批評貝南克的人士口中,幾乎沒有問題不是他的責任.按照他們的邏輯,美國寬鬆貨幣政策就是導致亞洲通脹、新興市場保護主義抬頭和資產泡沫的唯一原因.
即便美聯儲的影響毋庸置疑,但其他因素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美國政府和國會都在助長美國財政問題.地球另一端,中國政府將人民幣控制在不可持續的水準.而亞洲及拉丁美洲的強勁成長,勢必帶來能源、食品和大宗商品需求,進而引發物價上漲壓力,無論美國貨幣政策如何.而且高壓政策、國內政策失敗以及當地勢力鬥爭,才是導致中東暴動的更直接因素.
即便如此,在很多人看來,貝南克並沒有幫忙解決問題,而且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劃肯定會有負作用.不過批評者給貝南克扣上黑鍋,把他妖魔化,如同暗示體系內其他重大缺失可以神奇消失.這種假象是難以持久的.(完)

奧巴馬政府推出房市改革方案,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07:28 14Feb11 -《美國金融焦點》奧巴馬政府推出房市改革方案,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08:06 13Feb11 -《美國金融焦點》奧巴馬政府推出房市改革方案,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

* 同意逐步抽離對於房利美和房貸美的政府支持
* 財政部提議將抵押貸款市場變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
* 同意將政府發起企業(GSE)的投資組合規模每年削減10%
記者 Corbett B. Daly/David Lawder
路透華盛頓2月11日電---奧巴馬政府周五終於針對嚴重受創的美國房屋貸款金融體系提出了重大改革方案,但並未就重建計劃給出清晰實施藍圖.該市場的改革若予以落實,勢將花費多年時間.
這個改革已經被期待已久,白宮提出了三種備選方案,試圖修復重建規模達10.6萬億美元的該市場.正是2008年的房市崩盤,引發了房屋止贖潮,並帶來大蕭條以來的最嚴重金融危機.
所有選擇方案都涵蓋在31頁的"白皮書"當中,無論是哪種計劃,都要求政府逐步抽離對於房利美和房貸美這類抵押貸款巨頭的支持,減少政府在這個市場的涉足,允許民間資本進入該市場運作.
這樣的策略設計旨在迫使新掌權的眾議院共和黨人們就長期改革舉措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目前的房屋市場體系改革計劃幾乎完全是由政府在獨挑大梁.
短期舉措則包括,消磨政府支持抵押貸款市場與民間市場之間的界限,使兩者融合,令整體市場變得更加公平.計劃還提出要削減房利美和房貸美的投資組合規模.
鑒於房地產市場依然脆弱,而且2012年的總統大選臨近,要想針對改革方案達成政治面的一致意見,就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兩房"機構恐怕還將繼續步履蹣跚一段時間.
分析師指出,這些變革措施料將提高消費者的借貸成本,他們本來就對重返房屋市場猶豫不決,因此此舉可能再度打壓房地產價格.
"現實的講,這個過程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電話會議上對記者們坦言.他一直都在敦促國會行動,通過立法設置一個過渡期,並表示兩年是終極期限.
"總而言之,我們最終要向市場攤牌大結局,列出計劃的時間不宜等待過長."蓋特納還補充道,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三種方案的綜合.
政府三種方案中最激進的一項是,計劃將房地產貸款融資市場近乎完全私有化,政府的保障與支持將僅限於聯邦住宅管理局(FHA)等針對中低收入者的抵押項目.

第二種方案提議建立一種政府支持機制,只在危機爆發時啟動.第三種方案則提出由政府對一些類型的抵押貸款提供再保險.
短期看,政府是想逐步提高GSE的擔保成本,從而降低GSE可以支持的抵押貸款規模,爭取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來削減它們的投資組合規模.

**消費者獲取抵押貸款可能受影響**
美國消費者聯合會(CFA)指出,該計劃"可能威脅到消費者獲取抵押貸款的能力...因為抵押貸款市場的控制權將轉向華爾街的銀行和那些先前就做出錯誤決策的投資者,他們以前犯的錯已經招致巨大的止贖和損失."
政府逐步撤出抵押貸市場的前景意味著,民間抵押保險商將在該市場中占據更多的份額,同時GSE的借款成本也將有所下降,因為預期他們未來的發債需求會降低.
FBR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Paul Miller認為,如果改革計劃允許銀行提高對消費者抵押貸款的收費價格,那麼大型銀行將從中受益,而那些與房利美和房貸美有大量業務往來的較小規模銀行則將承受壓力.
改革方案支持了流通中的5萬億美元"兩房"抵押支持債券(MBS)的需求,而這些證券在很大程度上由大型銀行和海外政府機構所持有.未來數月或數年期間,如果費用和利率提高,那麼就意味著借款者償還債務本金的速度變慢,對於因所投債券出現溢價但仍按面值還款而逢虧損的投資者而言,這真是個好消息.
Keefe Bruyette & Woods的分析師Brian Gardner說道,"改革提案不太可能在未來兩年獲得通過變為法律,但會有一些政府行政舉措的推出,從而或許更早的產生影響."

12:57 14Feb11 -《熱點透視》美國抵押貸款市場改革提案似有換湯不換藥之嫌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Agnes T. Crane
路透紐約2月11日電---美國財政部與住房和城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終於在周五一起公布了抵押貸款市場改革設想.房利美和房貸美終於將面臨安樂死的命運,然而市場將走向何處,卻依然未見分曉.
奧巴馬政府的確提出了一些具體舉措,譬如向借款人收取的政府擔保費用將會提高,以便民間資本參與競爭.但這點構想似乎不需要一份耗時一年或更久的白皮書來給予說明.將房利美和房貸美貸款的首付比例上調至不低於10%,與兩家貸款機構貸款投資組合每年至少10%的削減速度同步,這是正確之舉,但也幾乎算不上什麼新創意.政府甚至沒有勇氣提出讓這些問題嚴重的抵押貸款巨頭壽終正寢的具體時間.
針對政府參與抵押貸款市場的利弊,報告提出了一些言之鑿鑿的觀點,但對於行業的前景,卻只是拋出三個方案,奧巴馬政府對於抵押貸款市場這個導致近期危機的一大罪魁禍首,頗有點甩手不管的意思.根據方案一,政府將從抵押貸款金融市場撤出,完全讓給民間資本來競爭,而這個方案看起來無非就是一個拋出來讓人攻擊的靶子.
在方案二中,政府將提供必要的支持而非全程擔保.即便如此,對於那些習慣于政府大力干預房地產市場的人來說,也顯得過於激進.而方案三看起來和維持現狀沒有什麼區別,以受到更嚴格約束和監管的機構來取代房利美和房貸美,政府仍在後面提供擔保.
美國財長蓋特納輕描淡寫地暗示,對於這一艱難的抉擇,國會應在兩年內作出決定,因而使人更加相信,最終選擇的將會是不作為,而非有所為.這樣一來,精明的政界人士都會設法迴避這一問題,至少到2012年下一屆總統選舉之前都將是如此.所有這一切因素都很不幸地傾向於阻力最小同時也是變化最小的方案三.房利美和房貸美將會關閉,但它們的後裔將會取而代之.
欲瀏覽有關美國政府對抵押貸款市場改革方案的具體細節,請點選[ID:nCN1601125]

《SAFT專欄》債務貨幣化、風險以及貝南克的意圖

15:46 10Feb11 -(重發)《SAFT專欄》債務貨幣化、風險以及貝南克的意圖
(重發以補上遺落段落)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im Saft 編譯 艾茂林/肖群英/石冠蘭
路透美國阿拉巴馬州2月10日電---在全球頻現通脹升溫跡象之際,債市投資者還會對美國公債忠心耿耿嗎?
歸根結底,就如同對所有銀行甚至央行一樣,這終究還是一個信任問題.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主席貝南克周三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露面,當被問及美聯儲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措施是否等同于貨幣化(也就是政府印錢還債)時,貝南克的表述有點意思:"貨幣化是指通過創造貨幣,永久性增加貨幣供應.而(量化寬鬆)是臨時措施,以後會逆轉的.貨幣將恢復正常化,未償賬款和通脹都不會持久地上升."
其錯誤之處在於,為了購買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公債,貨幣正在被創造出來.正確之處在於,貝南克能夠避免通常伴隨著貨幣化的災難,只要他能夠令全球投資者相信,他不僅有收回量化寬鬆的意願,而且未來能在恰當時機做到這一點.
貨幣化是一個具有煽動性的詞匯,因以往通過使用新印鈔票購買債券以彌補財政收入缺口的實踐收效不佳,導致螺旋式上升的通脹,令債權人利益受損且扼殺實體經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你可以拿所有錢來打賭,所有之前使用新印鈔票購買他們自己發行的債券的中央銀行家亦都曾承諾,將在為時過晚之前收回多餘貨幣.而他們中的許多也的確這面做了,包括在二戰期間及以後一段時間的幾位美聯儲主席.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副總裁Daniel Thornton給出了略微寬泛但仍具有自我指涉性質的貨幣化定義,從本質上說貨幣化不能通過央行舉措、而只能通過對比一國央行的績效與其目標來(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publications/es/10/ES1014.pdf).這一定義很好,但使投資者除了依賴于信心之外別無他法.
**尚未浮現恐慌跡象**
至少目前為止的跡象都表明,全球債券買家還是信任貝南克的;自去年8月第二輪量化寬鬆提上日程以來,一項衡量未來五年通脹預期的指標上升約1個百分點,但迄今只升到頗為溫和的2.8%左右.雖然指標上行或代表通脹失控的風險加劇,但同時也反映出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日益增強.
盡管市場對預算和經濟的中長期狀況心存擔憂,但貝南克還是處於一個相當強有力的位置:在他身後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以及首要儲備貨幣美元.
話雖如此,但如果市場一旦喪失信任,將會迅速產生毀滅性衝擊,不會是逐漸滲透,只會是突如其來殺個措手不及.
貝南克在最近講話中幾乎沒有透露出會很快重新考慮當前量化寬鬆計劃的意思,但他同僚們的熱忱已大大下降.
"除非經濟和金融體系遭遇意外衝擊,否則我認為當前一輪公債購買計劃已是在挑戰極限,"以強硬通脹立場聞名的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費希爾周二講話時說.
"我對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非常小心;實際上,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和金融環境,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建議推行又一輪貨幣寬鬆措施,我很難說不會投下反對票."
費希爾接著譴責國會造就了這一債務,但傳遞的信息是明確的,其中蘊含的擔憂也一覽無遺:貨幣化應予以撤回.
同一日,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拉克爾發表演講稱,鑒於數據好轉,建議美聯儲考慮調整自量化寬鬆,而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洛克哈特則表示,他認為目前6,0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在6月末到期後,沒有必要增加債券購買.
除非貝南克改變其論調,否則這些仍屬少數派觀點.考慮美國就業市場釋出的信號參差不齊,不要指望下個月貝南克就改變其論調.
記得去年的情形吧,當美聯儲從第一輪量化寬鬆舉措中撤出,卻發現經濟日益走向疲軟.而只有在貝南克8月末承諾發起新一輪債券購買計劃後市場才見復甦.
目前來看,控制權仍握在貝南克手中,但要密切關注債市動態.(完)

FED主席貝南克稱就業增長過慢,通脹水平仍過低

08:45 10Feb11 -《美國經濟焦點》FED主席貝南克稱就業增長過慢,通脹水平仍過低
15:08 10Feb11 -《美國經濟焦點》FED主席貝南克稱就業增長過慢,通脹水平仍過低

* 貝南克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證詞陳述,為現有政策辯護
* 稱失業率仍過高
* 認為通脹水平低於美聯儲應達成的水準
* 被批評購買債券是要讓美元"貶值"
路透華盛頓2月9日電---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主席貝南克周三表示,盡管美國失業率出現下降的可喜跡象,但經濟狀況仍過於疲弱,無法讓美聯儲決策者撤回大規模貨幣刺激舉措.
貝南克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了證詞陳述,他並對創紀錄水平的預算赤字提出了警告.但他也指出短期內大幅削減支出恐削弱經濟復甦.
貝南克承認近期經濟有上揚勢頭,他指出1月失業率從11月的9.8%下降至9%,為1958年以來最大兩個月降幅,這成為"樂觀的理由".
但他也表示,招聘活動仍萎靡不振,他說,在經濟衰退期間流失了逾800萬個職位,目前只恢復了略高於100萬個職位.
"這樣的增幅...不足以大幅降低勞工市場一直存在的大量閒置勞動力,"他補充稱.
美聯儲去年11月推出一項總額6,000億美元的公債購買計劃,以限制長期借貸成本並支撐脆弱的經濟反彈.
該計劃令不少新興市場國家的決策者不滿,他們指責美國不公平地壓低美元以促進出口.在美國國內,許多共和黨議員抨擊該計劃為通脹埋下隱患.
在持懷疑態度議員的施壓下,貝南克表示,美聯儲將定期評估其債券購買計劃,但同時表示,他認為計劃仍是有必要的.貝南克重申,失業率回歸接近5%的更"正常"水準將可能需求四至五年時間.
"盡管近幾個月公布的許多數據好於預期,但貝南克繼續傳遞出謹慎和耐心等待的訊息,"巴克萊資本駐紐約分析師Michael Gapen說.
貝南克表示,美國通脹率仍然相當低,而目前全球各地食品和大宗商品價格正不斷上漲.
他還稱,對未來通脹的預期維持"穩定",暗示盡管汽油價格上升,但其並不擔心通脹預期升高.


**貝南克接招辯解**
這是共和黨上個月正式掌控眾議院以來,貝南克的首次露面.雖然聽證會的氣氛大致上是彬彬有禮,但一些問題很是尖銳.
該預算委員會主席Paul Ryan開場即指責美聯儲措施將引發未來資產泡沫和通脹,並表示債券購買計劃正在壓低美元價值.
Ryan說,"對於民眾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國家讓其貨幣貶值更邪惡的了."
民主黨和共和黨均試圖拉攏貝南克支持其對抗預算赤字的看法.今年預算赤字料將觸及1.5萬億(兆)美元的紀錄高點.共和黨希望控制支出並力求避免任何的加稅舉措.民主黨目前則擔心削減支出過度.
貝南克在兩方中間尋得一個折衷之處,支持減稅同時聲稱短期預算削減不宜太過激進.
"關鍵在於得讓市場相信會有一個長期的計劃,"貝南克說,他並稱削減預算應以"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方式進行.
他表示,國會應考慮堵住公司稅收漏洞,擴大徵稅基礎,以令公司稅率得以調降.他還重申了對於不上調國家債務上限可能引發的後果的警告.
當被問及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貸美(Freddie Mac)等政府發起企業(GSE)的未來命運時,貝南克稱政府所對於抵押貸款行業的支持應被視為最後手段,而非一般措施.

匯率分歧:戰爭、災難還是鬧劇?

15:35 09Feb11 -《SAFT專欄》匯率分歧:戰爭、災難還是鬧劇?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im Saft 編譯 隋芬/李爽
路透阿拉巴馬州2月8日電---圍繞全球匯率存在的爭端是戰爭、災難還是一場鬧劇--隨你怎麼認為,但現在是看不到任何和解的跡象.
在上周被問及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的寬鬆貨幣政策是否對新興市場的通脹負有責任時,FED主席貝南克堅決撇清了這與自己的關係.
"我認為,把新興市場需求過剩的壓力怪到美國貨幣政策頭上,是完全不公平的,因為新興市場擁有一切所需的解決自身需求過剩的工具."貝南克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對記者們說道.

"找到恰當工具來平衡自身增長,這實際上取決於新興市場自己."
現在,從表面看來,這種說辭毫無意義:且不論新興市場,比如中國,是否擁有可自行支配的擊退國內通脹的工具,美聯儲的政策都仍可能,甚至很有可能,應對普遍的大宗商品價格壓力負有部分責任.
貝南克有些話說得合理--新興市場生活標準上升在價格壓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新興市場擁有尚未動用的工具.
"比如,他們可以動用自己的貨幣政策.他們可以調整匯率,這是他們在某些情況下一直不願做的."貝南克說.
他表示,在失業率高企之際,通脹對美國尚不構成威脅.他話中有話,暗指中國人為保持人民幣低匯率的政策,是美國高失業率成因之一.
美國財政部上周的報告提高了抨擊中國政策的聲調,雖然沒有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但稱人民幣"被嚴重低估",並抱怨"當前的進展遠遠不夠,需要加快進展."
依照以往經驗與近期的訊息判斷,中國方面採取大舉行動來充分解決疲勢人民幣問題,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實是,這種處理全球利益競爭的方式是危險且有害的,危險是從通脹與饑餓的威脅而言,而有害是說中國的政策已在過去十年間成為全球經濟扭曲的因素之一,雖然美國過度寬鬆的政策也難逃推波助瀾的嫌疑.

**衝突擴大**
隨著中美政策之爭釋放出來的火花在周圍四濺,應該不會有人認為其他國家會袖手旁觀.
法國經濟部長拉加爾德周日直言不諱,將令人不爽的歐元升勢歸咎於中美兩國.
"我們必須改革國際貨幣體系,這樣歐元才不會兩面受夾,成為故意低估的兩種貨幣角力的犧牲品,"拉加爾德在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表示.
盡管其嘴上沒提及"中國"一詞,但美國財長蓋特納周一在出訪巴西期間的表態已經非常明顯:
"巴西資本流入正在激增,原因有二,其一是全球投資者都看到巴西經濟在快速增長,且相對其他主要經濟體來說可以提供更高回報.但嚴控匯率機制、努力維持本幣低估的其他新興經濟體政策放大了這種資金流入勢頭."
這種說法亦真亦假,中國的政策不利巴西工業,可能會將巴西轉變成自然資源的倉儲庫,同時打壓巴西的其他出口;但大量流入巴西並對其貨幣構成升值壓力的資金,是直接源於美國貨幣政策的巨大利差交易的一部分.
這樣說來,或許貨幣戰的真正風險在於:所有國家都如此執迷于在全球經濟成長中分一杯羹,以致各自都不採取舉措控制通脹,從而導致通脹快速成長出現難以駕馭的局面.
情況並不一定這般進展,沒有自我增強通脹衝擊會扼殺資產收益,不過也會以極為有效的方式削減債務.
但事實是許多國家都同時出手控制,而這是一條充滿荊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