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mp專欄》油價飆升威脅經濟出現二次探底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ohn Kemp; 編譯 李爽/石冠蘭
路透倫敦2月24日電---油價已經達到不可持續的水準.最近油價飆升力證了泡沫已經相當嚴重.
隨著中東動蕩局勢升溫導致油市開始預期供應嚴重受阻,布蘭特原油價格在過去12個小時內升破每桶117美元,說明全球經濟需要減速或者直接步入衰退,以使消費再次與供應萎縮的預期相一致.
若這種情況再持續幾周,當前油價就會推動英國等疲弱經濟體重陷衰退,並導致美國和中國等進口原油的新興國家經濟大幅放緩.
沒人真正相信現在需要由衰退誘發的需求下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擁有日產逾400萬桶的閑置產能,即便利比亞的生產完全停止,其閑置產能也超過日產250萬桶.原油和油品商業庫存都很富足,完全足以補充產量的暫時缺失.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儲備的商業原油和油品庫存達到27億桶.除此之外,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OECD國家還持有15億桶政府控制的戰略儲備,這部分儲備可能在緊急情況下釋出.
商業和戰略儲備量累計可供消費91天,可以彌補利比亞出口缺失8.9年,也可以彌補OPEC所有成員國出口缺失近五個月.
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直在建立自己的儲備庫,以使其免除現貨短缺或價格劇烈波動造成的影響.盡管非OECD國家戰略儲備規模沒有公布,但全球總庫存很高,全球供應不存在實質威脅.
狹義上講,可以說"市場不能承受供應再度受阻...因為利比亞的問題可能消化掉OPEC一半的閑置產能,"高盛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根據任何價格水平都很可以很容易地作出末日推斷.知名分析師最近忙著拿出150美元甚至220美元的極端預估.但為這樣的情景指定概率卻要難得多.
市場價格走勢似乎認定這樣的末日情景確定無疑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投資者風險固定在尾部風險上,而忽視了可能性分布的中間部分.
期貨市場的價格體現的是未來數月內確定會出現大量供應中斷,且開始迫使需求出現衰退式的下降.這屬於反應過度,沒有基本面支撐.在過去24或48小時內沒有發生可以解釋布蘭特原油飆升10美元(隔夜漲逾5美元)原因的情況.
價格加速攀升,已具備泡沫晚期階段的所有特征.價格高漲以及交易員與其他市場人士之間的網絡效應,促使每個人都去做多,造成實際上看空賣方的消失.這就是經濟學家定義的泡沫,物理學家稱之為"自組織臨界".
這種現象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價格升勢必須保持加速,才能讓所有交易商都抱有回報增長預期,以抵消回挫風險的增長.沒人能預言在哪個時間點或價格水平上,泡沫或臨界會被打破.崩潰點是有固有概率或隨機的,正是這使得泡沫開始出現.
但價格在最近幾天出現的異常波動,以及過去三四個月呈現的幾何式上漲,都屬於市場進入泡沫晚期階段的特征.這兩者也令人回想起2008年4月至7月油市價格高漲,但8月開始下跌的劇烈波動情景.
價格暴漲從實質上是不穩定的,還因為這將很快開始導致主要經濟體陷入二次衰退,令需求大幅下降,閑置產能會更多.
再度衰退的影響會遠比2008年更糟糕.OPEC成員國已擁有大量閑置產能.除非利比亞產量長期缺失,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將不得不進一步削減產量,從而平衡市場,避免價格暴跌.
貨幣和財政當局應對二次衰退的餘地都不及2008年.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利率都接近零水準,且各國政府都面臨削減赤字和債務水平的壓力.
北美和西歐普遍的失業情況以及家庭財務持續承壓,都使得消費者在承受能源價格飆升方面措手不及.
基於上述所有原因,目前價格水平和軌跡都是不可持續的.
14:02 25Feb11 RTRS-《全球經濟分析》油價若持續居高不下,或造成全球經濟成長發生轉折
記者 Jeremy Gaunt;編譯 吳雲凌
路透倫敦2月24日電---全球經濟的復甦在改善但並不穩固,而飆升的油價正達到可能中止這一進程的水準,但出現新一輪衰退或甚至滯脹的可能極小.
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將迅速加大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而政策收緊的直接影響就是抽出部分推動經濟復甦的流動性.
不過,這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衝擊各有差異,這要基於它們的潛在經濟實力,以及是石油生產國還是進口國來區分.
目前幾乎沒有決策者和分析師覺得惶恐.油價跳升歸因于利比亞的動蕩和更大範圍供應中斷的擔憂,卻與經濟基本面沒什麼聯繫.
但價格水平已經高得至少足以給全球經濟醞釀大麻煩.
布蘭特原油
布蘭特原油期貨合約盤中一度觸及每桶120美元,德意志銀行稱該水準或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拐點.
"當價格達到每桶120美元時,石油在全球生產總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就開始增至5.5%以上,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下的全球經濟成長面臨壓力,"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說道.
路透市場分析師王濤稱,技術分析顯示今年油價可能穿破2008年高點,逼近每桶160美元.
**油價上漲的持久性**
一條經常被提到的經驗法則是,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就會將全球GDP增幅拉低0.5個百分點.
按這個標準衡量,油價引發二次衰退的局面離我們還遠得很.布蘭特原油要達到每桶190美元左右,才會導致全球經濟較當前水平再度萎縮.
可法則也有講不通的時候.舉例來說,2005年左右油價猛升,但那時的經濟卻欣欣向榮.真正的關鍵在於高油價的可持續性.
Renaissance Capital首席分析師Charles Robertson估測,石油年平均價格超過150美元的效果與1979年伊朗革命後的油價衝擊類似.
這將石油占GDP的比重推高至近8%,高於讓油價開始打擊全球經濟成長的水平.
不過Robertson表示,世界能夠應對油價的短暫跳升,後者只將石油對GDP的影響提高到5%.
同時,麥格理銀行分析師計算得出,油價需要持續高於120美元並接近140美元,才會開始產生重大的全球影響.
而單單利比亞的民眾反抗可能還不足以讓這種情況發生.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真正擔心的,是阿拉伯世界的穩定在更大範圍內遭破壞,特別是沙特被拖下水的可能.
例如,高盛的評論部分刺激了最近一波的油價漲勢.該公司稱,人們擔心利比亞的動亂可能蔓延到其他產油國,且石油生產的進一步中斷恐導致嚴重的石油短缺並需要實行需求配給,市場正對這種憂慮作出反應.
如果沙特屈服于嚴重的反政府運動,那麼所有的臆測都會煙消雲散.這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的產油國握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全球石油儲備.
**通脹**
即便價格相對受限,油價任何一種形式的持續上升也會增大已在升溫的通脹壓力,進而促成貨幣政策收緊,並在全球產生不同類型的問題.
中國等迅速成長的亞洲經濟體已在疲於應對食品價格的上漲,並需要防止經濟過熱.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員鄧郁松對和訊網(hexun.com)表示,油價上升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對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影響會比較深.
在其他地方,更高的油價則可能瓦解西方官員費盡心思制定的一些復甦措施.
已有耳聞要求英國政府叫停徵收石油稅的呼聲.英國政府制定了一項旨在遏制財政赤字的計劃,石油稅正是其中的一個收入來源.
歐洲央行(ECB)官員對通脹的立場愈發強硬,盡管區內非核心成員國的經濟成長孱弱不振.
與此同時,高油價對美國的就業也沒有任何好處.就業仍在持續拖累其他領域的復甦,並直接影響最為重要的消費者景氣.
根據Fathom Consulting的分析,發達國家中石油衝擊對美國構成的通脹負擔最大.
該咨詢公司計算,油價位於120美元會讓英國和歐洲的通脹率上升約0.5個百分點,而美國通脹率的增幅卻會超過1.5個百分點,因為美國對石油的消費更大且能源稅較低.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造成物價上漲,全球經濟成長受打擊以及滯脹.這種情景再現的機率非常之低,但已不像數周前那樣還是一道朦朧不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