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四個引誘傻瓜上鉤的多頭妄想論調

18:22 03Aug11 -《SAFT專欄》四個引誘傻瓜上鉤的多頭妄想論調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im Saft; 編譯 蔡美珍
路透阿拉巴馬州8月2日電---美國通過債務協議後,我們可以等著看那套老戲碼上演,各式各樣解釋說明為什麼投資人應該樂觀看多,儘管美國政治運作體系故障,而且AAA評級岌岌可危.
周一早上就已經出現暗示訊號,美國股市因為預期中的調高舉債上限協議消息而上漲,但不幸只維持整整30分鐘,最新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疲軟的消息後,股市轉為下跌.
不過,別擔心,對那些推銷希望題材的人士而言,沒有任何情況會糟到逼得他們撤退,所以,對於那些感到困惑的人,下面是一套方便好用的指南,談的是未來幾天你應該直接視而不見的四種多頭論調.

1 -- "企業狀況絕佳"
這是長期最受愛用的論點,主張的是,即使美國因為債務而面臨一點國內問題,也用不著擔心,美國企業現在已經全球化,能夠在無國界的領域大展身手.看看獲利就知道,雖然成長放慢,但企業獲利正處於歷史高位.此外,企業資產負債表顯得精實,雖然它們經營業務所在的國家及消費者有嚴重債務問題,但並未影響到這些企業.
首先,這個論點的假設是,儘管客戶的支出疲軟,企業仍然有辦法繼續創造獲利.這根本不是真的,而且政府及家庭支出縮減,會重重打擊企業獲利下滑,雖然會有一段時間差.
其次,全球化是一股強大力量,但企業沒辦法躲過即將到來的一波課稅.希臘政府的問題或許威脅不到蘋果,但美國政府的問題絕對會.

2 -- "資金很寬鬆"
這套謬論的說法是,看看利率是多麼低啊,這是具有強烈刺激作用的.而且,如果你很幸運還擁有良好信用,外頭有大量資金可以供你融資.對於有不錯投資構想的人,這將非常有利,等到經濟加速時,將會是噴發式加速.此外,所有那些對通貨膨脹的憂慮,現在都證明是錯的;也就是說,利率可以維持低位更久.
這個論調一樣是企圖讓個別企業或投資人脫離大環境的背景條件,而且這種論調無法成立.利率的絕對值現在是很低,但相對於成長率及產能利用率,利率應該要低更多.當然,利率無法跌到零以下,而且基於頭兩輪量化寬鬆的成果毀譽參半,以及所需要付出的政治代價,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推出另一輪量化寬鬆的意願應該很低.
債券收益率(殖利率)下跌不能看成是經濟成長的訊號,而應該是在反映經濟二度衰退的風險,而且很可能還有更多擔心淪入類似日本通縮局面的疑慮將浮現.

3 -- "新興市場會拯救我們"
這套多頭論調的說法是,沒錯,美國是搖搖欲墜,歐洲深陷危機,但新興市場仍然在強勁成長,將會帶動對原物料、糧食及消費性產品的需求.只要針對那些供應新興市場所需資源商品的企業進行投資,你就高枕無憂.
呃,根據最新的匯豐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中國製造業現在其實是在萎縮,而印度的製造業成長幅度則是20個月以來最弱.
新興市場躲過全球經濟成長因素牽制的能力,不會比企業來得強,而整體的大情勢看來非常不利.看看英國吧,英國製造業也在步向衰退,因為拜撙節政策之賜,內需一片低迷,而美國現在卻顯然很想跟進採行撙節政策.再看看意大利,目前看起來岌岌可危,可能很快就會把它可觀的份量加入歐洲的通縮壓力.

4 -- "總會有人在某個地方賺到錢"
這個論點受到所有券商支持,是投資產業的原罪.它宣稱,世上沒有糟糕的市場,有的只是沒有能力善加利用市場機會而獲利的糟糕投資人.這種觀點極為誘人,它利用了人們自以為是的心理、誤以為自己特別具備常識的錯覺、當然也利用了人們希望致富的渴望.
這個論點的引申涵義就是,不管大環境多糟,你作為一個投資人應該要能夠和它鬥智,要積極地抓準市場時機.而事實是,你無法抓準市場時機;你的券商、共同基金經理或退休基金經理人也極可能都做不到.或許某個地方的某人可以做到,但我們不是永遠找不到,就是即使找到了也茫然不知.
說到底:全球經濟成長正在令人驚恐地放慢之中,撙節緊縮正在大行其道,而美國政治面及經濟面都是盡露疲態.看來,長達數年的低成長期已經條件齊備了.(完)

沒有留言: